新时代文明实践|秣陵中心幼儿园清明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
发布者:学校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4/2 15:56:31 浏览次数:222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斜日小楼栖燕子,清明风景好思量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春风细雨,为了让幼儿度过一个充实且平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们配合,做好幼儿的监护、教育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放假通知,我园2025年清明节假期安排如下:放假时间:2025年4月4日(星期五)—4月6日(星期日),为清明假期共计三天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的好时节。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是用艾草捣烂后挤压出汁,取用艾草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而制成的团子,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清明节荡秋千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活动,荡秋千是为了祭祀祖先、祈求丰收、驱除厄运等。清明节荡秋千,在唐宋时期变得尤为流行。秋千最早被称为“千秋”,后来为避讳而改为“秋千”。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缅怀先人、感恩生命、亲近自然的深刻意义。建议家长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感受节日内涵:01亲子共话清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讲述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如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02自然教育体验:带孩子郊外踏青,观察春天的植物生长,体验放风筝、植树等传统活动。03感恩教育契机:引导孩子用绘画或手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培养感恩与珍惜当下的情感。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幼儿园老师在放假前会给小朋友们上一节假期安全教育课,并对假期安全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全园师生共同遵守:1.清明假期正值春季传染病高发期,节日期间请家长根据流行病、传染病的特点,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2.不带孩子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3.春季昼夜温差大,有时中午还日光灼人,早晚却凉意袭人。体质弱的孩子很难适应气温变化,容易着凉感冒,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适时增减衣服。清明节假期全国统一放假,假期车流量大,街道、道路拥挤。因此,在清明节假期,家长带孩子出行一定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注重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督促孩子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要在马路上互相追逐、嬉闹,不要将手伸出窗外等,培养孩子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倡导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建议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 依法监护子女,杜绝溺水事故。防溺水注意做到“七不两会”: 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两会: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不要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告诉幼儿不给陌生人开门;让幼儿远离打火机、火柴、燃气阀、煤气罐等,防止发生火灾;要把剪刀、锥子等金属物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幼儿被划伤;不在阳台、窗户边上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等,以免幼儿攀爬,造成危险;尽量不要给幼童吃果冻、花生米、坚果等食物,以免卡住喉咙;保管好药品,以免幼儿误食;告诫幼儿,不要碰插线板,并把电熨斗、微波炉等电器,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公众号 : 秣陵中心幼儿园
网站:http://mlbaby.jnjy.net.cn
● 扫码关注我们 ●
撰写\负责:江涓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