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润泽童年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周里幼儿园分别开展了“线上”与“线下”的活动。前期“线上”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有“搓元宵”“送祝福”“载歌载舞”等多种活动方式,供家长进行自选。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在家可以感受我国传统节日喜庆与热闹的氛围,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
“线下”活动于2月26日上午举行,周里幼儿园开展了金牛闹元宵,“庙”趣欢乐多的节日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不仅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插入视频1
元宵节都有什么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孩子们创意无限,制作了七彩元宵。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元宵分别是用火龙果汁、胡萝卜汁和荠菜汁做出来的哦!榨汁的过程也是孩子们亲自动手,小班的孩子用的是榨汁机,而大班的孩子则是自己用舂和木棍舂出来的哦!整个过程充满了发现与惊奇,原来元宵还可以这样做呀!自己搓出来的元宵真是美味呢!小朋友们吃的真香呢!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一排排的花灯在幼儿园亮了起来,为节日烘托了热烈的气氛。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到了猜灯谜的环节,孩子们蜂拥而至。老师念谜面,话音未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谜底!真是好不热闹!
送一首元宵节的儿歌给小朋友们!
元宵节,月亮圆。
圆圆元宵黏又甜。
观花灯,踩高跷。
大街小巷真热闹。
宝宝对着月亮笑,
又是一年春来到。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周里幼儿园祝愿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撰写人:焦明珠
审核人:张晶晶
校对:张权
负责人:周翠玉
江宁区秣陵周里村办点幼儿园
上一篇:金牛闹元宵 "庙"趣欢乐多
下一篇:温情三月“我把春天献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