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论文、案例>>教师论文>>正文

户外活动中小班幼儿自我保护习惯养成
发布者:陈敏   发布时间:2017/3/22 13:02:07   浏览次数:1325

户外活动中小班幼儿自我保护习惯养成

内容摘要:

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古语云:习与性成,习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小班是幼儿踏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进行运动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在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时,应从营造良好的晨锻氛围入手,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身体运动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关键词:

小班 习惯 户外活动 安全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明确提出: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非常重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古语云:习与性成,习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可见,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是极其重要的。而我们中国还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的的确确,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小班是幼儿踏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进行运动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对于小班的孩子我们在开展晨间体育锻炼时,应从营造良好的晨锻氛围入手,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以及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身体运动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相对于中大班幼儿,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好冲动,模仿性强;肌肉较柔嫩,力量小,易疲劳,骨骼的弹性大可塑性强,幼儿的运动机能还不完善;四肢和身体各部分的动作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由于生活经验少使他们对身边的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加强幼儿小班的安全工作管理是保证幼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对于小班幼儿,如何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在晨间锻炼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1.渗透简易、明了的运动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规则,晨间锻炼活动也不例外,只有遵守了这些规则,活动才能安全的、有声有色地开展,否则将无法进行,活动也就变得了无生趣。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正处于“他律”阶段,他们任性、娇惯,不会集体活动,没有良好的上课常规和运动习惯,也没有一点的安全意识。对于一切规则、约束,都是外界给予的,需要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学习一些简单常规。

如:通过参观中、大班的锻炼活动,引起幼儿的学习欲望,熟悉幼儿园的体育器械;开展“看谁站得快”、“站直线”等游戏培养幼儿集合、站队的意识;音乐声中沿着圆圈走,逐渐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我们还利用中午饭后散步的时间训练孩子走直线。运用铃鼓、口哨、手势等辅助手段代替语言,组织幼儿排队,引导幼儿听口令跟着目标走,比如单手前举表示排一路纵队,双手前举表示排两路纵队,单臂曲胸前表示集合……这样,幼儿会在没有压力、没有拘束的情况下学会听教师的口令,并在自然、放松的条件下学会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了解正确的站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逐步形成良好的姿态,为以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非常活跃,加之小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稍不留意,就会发生意外,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易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和情景化,并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和富有情趣。如玩“跳羊角球”时,可把次项活动称为“开汽车”用“汽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相撞后很危险,撞上了要进医院。”加以约束,孩子们听了,就知道不能只顾自己玩得开心,应防止相撞,要看“红绿灯”。玩游戏“一列火车长又长”时,可以“比比谁是最能干的火车驾驶员”提醒幼儿:火车不能撞山洞,出事故的火车驾驶员要被淘汰,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些有趣、易行的规则。

遵守运动规则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让孩子有章可循,并不断予以强化,让幼儿养成习惯,从而由“他律”转为“自律”。

2.营造安全、卫生的运动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许多的卫生习惯也正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对小班幼儿来讲,卫生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其身心健康。

幼儿园的晨间锻炼活动大多在户外进行,幼儿对户外锻炼活动的兴趣十分高涨,游戏时往往处于兴奋状态,全身心投入在游戏情节中,使得幼儿在活动中的卫生习惯常常被忽视。活动中,幼儿常常忽视常规要求和卫生习惯,很容易通过不干净的玩具、手、衣服传播大量的细菌,使幼儿易感染疾病,从而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对小班幼儿加强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体育活动的任务之一。另外,幼儿在自我调节活动量方面也不是很好,不合理的活动量会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发育。教师也应及时注意帮助幼儿做好活动量的调节。

安全、卫生的运动环境是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所以,晨间体育锻炼中,我们提供了毛巾,便于幼儿擦手、擦脸;摆放了放衣篮,让幼儿将脱下的衣服放到干净的篮子中;做出换衣的标志,提醒幼儿随时添、减衣物;同时做出休息的标志,引导幼儿能自己根据活动量适时休息;开展了“我是健康宝贝”的评选活动,将每天衣物、五官保持得最干净的幼儿照片贴到专题栏里,并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保持卫生的方法和经验,,以带动其他幼儿;在游戏中教幼儿掌握简单的卫生知识,并请幼儿担任卫生检查员的角色去检查、提醒别人。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调整,幼儿在整洁、安全的环境中游戏,更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了卫生条件,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卫生习惯。

3.开展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基本动作发展(走、跑、跳、投、爬等)较弱,坚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对游戏中的情节、角色、动作过程容易发生兴趣。我们应遵循他们的认知特点,以各种身体的基本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通过各种游戏,使运动器具和运动材料“活”起来,使孩子们带着兴趣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积极尝试、体验动作,积累经验、激发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能力,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如:练习滚球动作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色彩鲜艳并带有声响的大彩球,幼儿饶有兴趣地学会了滚球走、跑等动作,之后,我们又投放了篮球、足球等各种球类材料,并辅以呼啦圈、羽毛球拍、纸棒等多种器械,活动材料从单一到多样,活动内容从易到难,充分调动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保证了活动的持久性,从而巩固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

在《小乌龟学跑步》活动中,我们运用具体、形象的小篮子做乌龟壳,增加了活动的情趣,使幼儿乐动、善动,幼儿活动积极性高;形象的“山洞”、“蘑菇”等也为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活动中,幼儿扮演小乌龟,教师以乌龟妈妈的身份参与游戏,幼儿围在教师身边一起活动,以游戏情节把走、钻、爬等动作的巩固练习贯穿活动始终,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增加了活动的情趣,孩子们情绪特别愉悦。同时,此阶段的孩子已经渐渐萌发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因而活动中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能一一听在耳内,记在心间,还能意识到要互相帮助。小班幼儿之间动作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活动中,教师注意个别差异,在游戏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同时以鼓励的口吻和细小的动作,使能力差的幼儿同样保持持久的游戏积极性。活动中师生融为一体,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之中徜徉,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幼儿安全活动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认为:习惯首先是个人后天学习和接受社会熏陶的结果。好的运动习惯是靠有意识的一次次自觉地练习而巩固养成的。幼儿期如果形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将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晨间锻炼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安全习惯,让每个幼儿都能安全的进行晨间锻炼活动,让孩子主动加入到“快乐锻炼”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使每个孩子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