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论文、案例>>教师论文>>正文

孩子,你分享了吗?
发布者:马晓辰   发布时间:2017/3/22 13:00:55   浏览次数:1148

孩子,你分享了吗?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摘要】

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丰富自我和促进人际互动的主动日常行为。乐于与人交往、善与人分享是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孩子明白分享的含义,体验分享的乐趣,帮助孩子认知、理解与他人分享的价值,让孩子懂得分享,并愿意与人分享。分享,让孩子的人格变得更加完整。

【关键词】

引导 分享

在幼儿园,孩子不懂得与人分享,他们独占玩具甚至争抢玩具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面对这种现象,有的教师一方面进行强制性的教育,一方面给孩子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这样不但纠正不了孩子的不当行为,还会让他对你产生抗拒。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丰富自我和促进人际互动的主动行为。但幼儿年龄尚小,尤需教师因地制宜的教育,引导孩子懂得分享,愿意与他人分享。教师应如何引导孩子懂得分享呢?现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小做法:

一、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

有的孩子理解不了分享的含义,他们认为:分享就是有好东西要和别人一起享用或享受,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A想和孩子B一起看同一本故事图书,而孩子B不愿意,孩子A就会一边抢着故事图书,一边对孩子B说:“老师说有好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鼓励孩子B积极与他人分享,但也看出了孩子A不理解分享的含义。

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理解分享的含义,正确引导孩子懂得分享。分享,就是分开与朋友或其他人一同享用或享受。分享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要在双方都是自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教师在引导孩子的分享行为时,要先引导孩子理解分享的含义,这样避免发生强制他人与之进行分享的情况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小故事、真实的情境表演、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孩子懂得分享的含义。

帮助孩子理解与人分享的价值,让孩子学会分享,感受与人分享的乐趣,并愿意与人分享。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移情教育法引导孩子理解与人分享的价值。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指出: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利用移情教育幼儿,能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力,比一味地要求有效得多。例如:当孩子把好吃的食物分给其他孩子时,教师引导他注意分到食物的孩子的心情有多高兴、多欢喜,让他明白自己的分享不仅使得他人开心,也让自己感到高兴,使其体验到分享所带来的积极情绪。

二、教师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分享?”

引导孩子懂得分享,教师先要分析孩子不愿分享的原因,转变“直接干预和说教式”的旧有观念,走进孩子内心,用积极地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就孩子独占争抢玩具的现象而言,教师首先要给予理解,这是孩子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所导致的。这种思维方式使孩子们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主动、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因而导致独占行为的发生。常常发生在孩子之间的争抢现象,往往是由于他们还不具备分享意识,需要我们成人加以引导与培养。

三、主动出击:“孩子,这就是分享!”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要形成分享行为,首先应该给幼儿营造一个,幼儿间彼此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幼儿之间、师生之间有着信赖和亲密的感情的环境氛围,这是基础。于是,从幼儿一入园开始,我便有意识地注重培养这一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与活动。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和教育情景来帮助他们学会分享。从最简单的游戏《找朋友》中让孩子们从互相陌生到熟悉,让他们感觉到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并且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故事《孔融让梨》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通过学习故事,让他们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并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会谦让也是一总快乐。在游戏或者是手工课中,我也无时无刻地训练幼儿的分享行为,如在分发物品(浆糊、剪刀、蜡笔等)时,我会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如一组一起使用一箩筐蜡笔,一起用一盒糨糊等;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我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孩子们在活动时,我常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出谋划策”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幼儿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在老师们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么就是孩子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规则”。

四、榜样的潜移默化:“孩子,我也在分享!”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时刻影响着孩子,作为教师则要好好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幼儿园,教师接触最多的是同事、孩子、家长。教师应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把自己的主动分享行为体现出来,让孩子受之影响,获得熏陶。教师可尝试与同事分享精彩的文章、精美的图片、精辟的教学方法;与孩子分享好吃的食物、好听的故事、好玩的玩具;与家长分享好的教育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其中,与孩子共同分享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教师可以多制造这些与孩子共同分享的机会,因为孩子就在分享的氛围里,感受着分享的快乐,给孩子带来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为孩子创造分享机会:“孩子,我们一起分享吧!”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情景:当孩子拿着自己刚完成的绘画作品请老师看,老师敷衍地瞄一眼,然后就叫孩子自己去玩。这样一来,孩子当时很想与人分享的心情顿时就没了,下次他想与人分享时也不会找你分享了。引导孩子懂得分享,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还不够,还要为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制造一些师生共同的分享机会,如: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待玩玩具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说:“老师和你一起玩真高兴,谢谢你把玩具分给我玩!”让孩子有更多的与人分享的机会,体验因为分享而带来的的快乐,从而让他愿意与人分享。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切有利的机会给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每天在班上抽一些时间开展分享活动,让孩子把自己会讲的故事、会念的诗歌、会唱的歌曲、会跳的舞蹈都分享给其他孩子,并以此契机引导孩子明白分享是一种优秀的品德,既可以展示和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又能增进与班上小伙伴的感情和友谊,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

六、肯定孩子的点滴分享行为:“孩子,你真棒!”

每个人在完成一件事情后都希望他人能够关注,并给予肯定的态度。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内心更渴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大人的肯定,甚至是表扬。因此,在引导孩子懂得分享时,教师也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点滴分享想法和分享行为,不要打击孩子的分享行为。多数人都对“打击孩子的分享行为”不认同,一心想着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怎么还会打击他呢?是的,我们不会直接打击,但有时却在无形中间接做了这样的事,而我们却没察觉到。比如:当孩子想拿玩具和其他孩子玩时,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孩子之间有可能会发生的小矛盾,就会叫孩子自己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肯定和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XXX会把自己的好东西给其他小朋友分享,这样真棒!大家都好喜欢你喔!”如果教师担心孩子会与他人发生矛盾,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温馨提示:“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要互相谦让,那样你们会玩得更开心的。你试试吧!”

在幼儿园里,孩子的分享行为会体现在很多细小的方面,教师要细心留意孩子的点滴分享行为,并给予肯定。例如:在游戏中,有的孩子邀请同伴一起玩游戏;在绘画活动中,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画给其他孩子欣赏;在看故事图书时,有的孩子会说:xxx,你看,这个机器人好厉害啊!”这些都是孩子不经意表现出的点滴分享行为,教师要及时关注,还可以对孩子的分享行为做出正面强化,教师应向孩子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或口头表扬等方式,使孩子因得到教师的肯定而体验主动分享的快乐和满足。当孩子的分享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强化时,孩子就会自觉的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当然,老师在评价孩子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人,这样孩子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皆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和谐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生活和物质基础。”3 6岁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黄金时期,在此阶段形成的经验会影响他一生,引导孩子懂得分享,能带动孩子其他社会行为的发展,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