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论文、案例>>教师论文>>正文

幼儿争抢玩具现象及其教育策略
发布者:秣陵园   发布时间:2017/3/27 13:00:36   浏览次数:11166

幼儿争抢玩具现象及其教育策略

摘要:幼儿争抢玩具现象表现为幼儿对玩具进行争抢,伴随着打闹、抢夺玩具等现象,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家庭以及幼儿教育机构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幼儿争抢玩具现象与其自身心理特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幼儿争抢玩具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解决策略,分别为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幼儿园教育,加强社会性教育三个方面。

关键词:幼儿 争抢玩具 原因 教育策略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认知能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游戏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经常参与的活动作为幼儿游戏的玩伴的玩具也常常成为幼儿争抢的对象。幼儿玩具争抢问题处理不得当,那么很容易出现争抢加剧,甚至抢夺的事件发生,长期发展下去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因而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制止。

一、幼儿争抢玩具的表现

一般幼儿争抢玩具现象多发于幼儿(3-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处于个性形成期,自我倾向较强,分享意识薄弱,互相交往的语言经验更缺乏了,所以幼儿园中幼儿间争抢玩具现象屡有发生。

比如第一个小朋友A在玩拼图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往往会参与进来,第二个小朋友B很有可能发现第一个小朋友玩的拼图里有他的,因而动手抢A的拼图,这必然会引起两个小朋友或多个小朋友的争抢,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相比较而言,小班年龄阶段发生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更为频繁。“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幼儿玩具争抢现象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幼儿参与,而且容易发生争抢哭闹的现象并导致游戏无法继续。”[1]幼儿玩具争抢往往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频繁

由于受客观环境及幼儿心理因素影响,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比较频繁,可能由于游戏材料提供不足或交往方式不当等原因而发生,多发生于家里、幼儿园以及游乐园等幼儿集中的地方。一般来说,幼儿的心理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自我中心,且自制力与表达能力薄弱,容易发生玩具争抢的现象。

(二)幼儿争抢玩具的频率较高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其对于幼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玩具作为幼儿游戏过程常见的材料,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内容,小托班发生的频率非常高,生活里随时可能发生幼儿游戏玩具争抢的事情,如吃饭、玩耍以及洗手,而且发生频率非常高,但是持续时间往往比较短,不会超过三分钟。

(三)争抢玩具的过程中存在 “反抗者”形象

“一些孩子不愿意和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玩具,自己拿到玩具后将其占据为所有,如果有其他的孩子想要玩这个玩具的话,他们通常不会同意,对别人要求分享该玩具的行为置之不理,采取忽略策略,这就会引起同伴的抢夺”。[2] 而在教师进行干预之后,这类孩子们就会按照教师的意见去做,但是他们做出这样的决策时不情愿的,因而这些孩子也容易对剩下的而玩具有着更强的保护欲望,拒绝与他人分享。

(四)男生争抢玩具现象比例高于女孩

小班年龄阶段,缺乏游戏规则意识,男女幼儿争抢玩具现象均存在,男生性格较为活泼好动,喜爱打打闹闹,又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随心所欲,常因为表达方式不当而引发同伴间的争执,女生性格相对而言安静内敛一些,游戏材料的选择上与男生也不同,因此发生争抢机率低于男生。

二、幼儿争抢玩具现象造成的影响

幼儿园、社区等幼儿集中的场所争抢玩具现象比较常见,经常发生于两个或多个幼儿之间,一般情况下,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不容易引起看护人的关注,但是这种情况下,同伴间争抢很容易出现争执打闹,引发安全问题,进而导致幼儿无法继续游戏,长期发展下去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及认知水平提高,因而要妥善处理好好幼儿玩具争抢的问题,具体影响如下:

(一)争抢易出现安全隐患

幼儿争抢玩具现象比较常见,在遇到问题时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如果家长及老师未能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加剧幼儿间争执,如引发幼儿对玩具的抢夺,出现打架哭闹撕咬的问题,进而导致幼儿受伤。

(二)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为争抢玩具采取暴力方式,出现攻击性行为,长期处于争抢玩具的动乱环境下,幼儿不能全身心投入游戏,与同伴间合作游戏,容易使幼儿偏离集体,形成飞扬跋扈、孤僻、刻薄及心胸狭窄等性格弱点,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不利于社会发展

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其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玩具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物品和材料,自然而然地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幼儿争抢玩具若一直未缓解改善,则会导致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进而引发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争抢玩具问题原因分析

(一)自身心理因素

现社会家庭中独生子女较多,幼儿在家中常常一呼百应,全家人的宠爱与娇惯,已经让许多幼儿更加随心所欲,,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刚刚踏入集体生活,由于年龄较小,他们认知水平水平低,自我表达能力有限,互相交往的语言经验更是缺乏,加上分享意识薄弱,,所以导致争抢玩具的现象屡有发生。

(二)家庭因素

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幼儿争抢玩具与家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如果幼儿争抢玩具较为激烈的话,家长不及时给予制止,而采取放纵容的方式或者忽视的态度,没有正确引导幼儿,这就在潜意识里告诉幼儿这是合理的行为,进而容易加剧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一些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往往会做出一系列过激的行为来期望引起父母的关注,导致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对幼儿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父母不合理的教育行为会让幼儿自我中心程度提升,比如父母溺爱放纵孩子,这会让孩子养成横行霸道的性格,不考虑别人的态度,容易发生争抢行为。而如果父母对儿童过于粗暴或者严厉,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同时也可能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进而表现为攻击性,对待他人霸道,采取粗暴的方式争抢玩具,幼儿的不良行为的形成与幼儿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氛围都有着很大关系。

(三)幼儿园管理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主要场所是幼儿学习游戏玩耍的重要区域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幼儿的教育与发展不仅受系统的教育影响,还受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3]幼儿园的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于幼儿而言这二者的非常重要。综合来看整个幼儿园环境既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的因素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素影响,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场所如果幼儿园管理过程中不注重管理玩具过少,或者教师们忽视幼儿园的管理孩子们发生争抢玩具的行为不加制止或者不合理制止的话都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教师们对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不加制止就会导致幼儿玩具争抢更加激烈进而导致幼儿玩具争抢问题多发如果教师们处理问题方式不合理比较简单粗暴那么就容易引起孩子们的不满长期发展下去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不利。因而,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需要对幼儿园加强管理,加强幼儿园硬件建设,注重选拔优秀合格的教师,需要加强师资建设。

(四)社会性因素

幼儿期间的经历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幼儿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环境可以塑造或影响人的一生,而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性格成长期,幼儿的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因而尽管幼儿与社会环境接触不多,基本上会通过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监护人方面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因而也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幼儿的性格形成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样与后天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幼儿后天成长环境很大部分与社会性因素存在关系,社会环境对幼儿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园、游乐园等区域,幼儿在公园、游乐园等区域活动时,如果受到了不当的引导或示范,那么就有可能就容易加剧幼儿玩具争抢的次数,因而社会性因素是幼儿玩具争抢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幼儿争抢玩具的教育策略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家长而言,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知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个性特点,注重自身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态度,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随意,要注意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既不能爱护有余,也不能过于严厉既不能随心所欲地区支配幼儿,也不能完全服从他们,而要赏罚分明,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环境和适宜的照顾,以促进幼儿自主精神和社会性的发展,以适应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成长。具体的内容如下:

1.关注幼儿状态

在教育幼儿的态度上,家庭成员之间必须保持一致,多注意和幼儿沟通交流,倾听幼儿的诉说,体察、接纳,对幼儿的感受做出适当的反应,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感受,给幼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

2.注重教育幼儿分享

教育幼儿平等待人,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同伴间交往的原则是平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多为他人着想,比如:吃饭时,不能将自己喜欢吃的菜只端到自己面前独享,家中有人生病时,家长要让幼儿切勿吵闹,为病人着想。教育幼儿适当为别人着想,可以减少幼儿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3.家长树立良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为幼儿树立榜样,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也会反应在幼儿身上。如果父母能和家里的长辈、同辈相处融洽,能和邻里、同事搞好关系,这就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给幼儿正确效仿的行为。

(二)幼儿园方面

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游戏环境,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游戏时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游戏前可制定适宜的游戏规则,教师是幼儿游戏中的引导者,低龄幼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还不会自己去解决[3] 需要求助,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初步学会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问题,逐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同伴之间的摩擦,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交往,使幼儿知道同伴间要友好相处,在友好欢乐的氛围中学会共同游戏。

1.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

幼儿园方要注重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注重拓展幼儿玩耍的空间,比如多购进玩具,使得幼儿有充足的玩具玩耍,避免因玩具不足而发生玩具争抢的问题。

2.注重引进优秀的教师

教师是幼儿园的灵魂,对于幼儿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优秀的教师富有责任心,教学能力强,有耐心,能够很好地教育幼儿,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优秀的幼师能提前发现幼儿争抢玩具的前兆,并能够很好地制止,并能够正确地引导幼儿明白道理,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社会方面

社区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接触现代生活的源泉,不但可以扩展教育空间,更能引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愿望[4]让幼儿在社区活动中开扩了视野,扩大了知识层面,最为重要的是社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与同伴交往的平台,同伴间共同合作交流探索自然的奥秘,因而社会方面应该注重积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的策略如下:

1.加强幼儿活动场所建设

幼儿户外活动场所为公园、游乐园等区域,社会方面应该加强幼儿活动场所建设,可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满足幼儿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积极组建社区活动场所,满足幼儿的需要。

2.加强社会教育

一般幼儿户外活动场所在公园、游乐园等区域,可以公园、游乐园等区域树立动画标识教育幼儿注重分享,积极引导幼儿分享意识,同时,可以通过动画片及漫画的形式教育幼儿。

玩具是幼儿游戏活动中常玩的游戏材料,对于幼儿的智力提升及性格形成有着促进作用。受幼儿的自身心理因素及客观的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幼儿间争抢玩具现象屡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引起教师及家长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运用合理的方式制止玩具争抢行为,通过合理的方式教育幼儿,减少幼儿争抢玩具问题的发生,进而提高幼儿认知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胥兴春.幼儿人际冲突及其应对策略[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03).

[2]车燕虹.试论幼儿合作交往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1(07).

[3]叶绿兰.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初探[J].山东教育,2004(04).

[4]王凤.幼儿争抢玩具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