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作为幼儿向小学阶段过渡的关键成长期,“小学生”这一身份认同逐渐成为孩子们日常讨论的焦点。“小学的教室是什么样子的?”“哥哥姐姐除了上课还会做什么?”“他们有户外活动和区角游戏吗?”这些浸润着童真的疑问,如同春日里破土的幼芽,在孩子们心间悄然萌发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想象。基于对儿童发展需求的深度关注,2025年4月10日上午,秣陵中心幼儿园大班全体师生怀揣着对未知的向往,走进秣陵小学,以沉浸式体验搭建起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桥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次参观小学之旅吧!
一、前期准备
参观小学前期,教师敏锐捕捉到儿童对小学的认知建构需求,通过“我心中的小学”谈话活动,梳理出涵盖学习空间、生活节律、同伴交往等维度的探究问题。孩子们用表征的形式将自己的疑问转化为具象的画面——有的在画纸上描绘出带有彩虹跑道的教学楼,有的孩子记录了“课间十分钟”的内容.....
二、场景浸润
带着疑问和期待,孩子们走进了秣陵小学。高大明亮的教学楼、优美整洁的校园,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校园文化墙、报告厅、校园食堂、大操场和专用教室等场所。当他们驻足于充满知识气息的校园文化墙时,仿佛置身于浩瀚的知识海洋,感受着知识的熏陶。离开文化墙后,师生们又来到大报告厅和校园食堂等场地,进一步熟悉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场所。参观结束后,恰逢大课间活动开始,孩子们得以近距离体验小学生活的活力一面。哥哥姐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深深吸引了他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哥哥姐姐们活力四射地做操,伸展、弯腰、跳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摆动身体,融入这充满朝气的氛围中。
三、对话生成
采访组:在“小幼对话”环节,孩子们化身“小记者”,围绕前期梳理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度访谈。他们围绕“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课间活动”等主题展开采访,叽叽喳喳问道:“小学一节课有多长时间?”“作业多吗?”“中午可以午睡吗?”通过老师和哥哥姐姐们的耐心回答,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拍摄组:拍摄组的孩子们手持相机或平板,以分工协作的方式记录小学的精彩瞬间。他们有的聚焦教室,捕捉小学生课堂上专注听讲、积极互动的场景;有的将镜头对准操场,定格体育课上哥哥姐姐们奔跑跳跃、挥洒汗水的活力画面;还有的则专注于校园功能区域,把实验室、美术室等功能教室的独特布置,以及报告厅的宽敞格局收录进镜头。
记录组:记录组的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握着彩笔认真勾勒,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与好奇凝于笔尖。画纸上,校园文化墙的知识图标、大课间的活力身影渐次浮现,每道线条都流淌着对未来的憧憬,诉说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此次参观小学的活动,为秣幼大班年级组萌娃们搭建了一个近距离了解小学的平台。孩子们通过亲眼观察、亲身体验,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萌娃们将自信满满地踏入小学的大门,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愿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都能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走进小学,开启新的学习篇章!
撰写:解甜
负责:阮士园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