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引领下,我们秉持“自然即课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将生态研学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周边自然、人文资源,利用秣陵关公园与劳动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系统化设计晨间锻炼、自然艺术、农耕探索等多元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自然场景中实现身体发展、审美培育与科学探究的有机融合。
2025年3月20日上午,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时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秣陵中心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紧密结合当下正在进行的主题《春天里的活动》,并遵循《纲要》中“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的要求,带领孩子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开展游戏与学习探索活动。
篇章一:公园晨锻,活力满满展身手
活动当天,大班年级组的孩子们、老师们以及家长义工早早地齐聚秣陵关公园。大家充分利用熟悉的公园场地资源,在家长义工的协助下,于林间、草地、青砖上精心布置了各类晨锻场地,并投放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打造出“草坡滑滑乐”“彩虹拉力绳”“草坪足球”“交换木棒”等一系列充满活力的户外游戏。
孩子们先是在小公园里活力四射地展示了竹竿操、律动和早操。随后,老师们详细地向班级幼儿介绍了晨锻活动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孩子们积极投入到晨锻活动中,在春风的吹拂下,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提升了运动能力和协调性,还增强了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能力。
篇章二:林间拾趣,探寻春天之美
小公园里遍布了欢声笑语,师幼一同走进大自然,感受草长莺飞的绿意,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欢乐。
春天的面具:小小自然艺术家们手持镂空面具,穿梭在林间寻觅春天的形状。“老师!我找到了细长的柳树叶!”“这里有掉落的花瓣!”孩子们将捡到的“春色”化作可穿戴的艺术品;柳叶装饰成公主发冠,色彩鲜艳的桃花瓣连成珍珠。当稚嫩的脸庞从树叶面罩后探出时,连路过的春风都忍不住驻足。
天高任“筝”飞:“快看!我的‘郁金香’号飞起来啦!”随着阵阵春风,五颜六色的手绘风筝腾空而起。孩子们攥着线圈在草地上奔跑,老师们悄悄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个关于飞翔与自由的春日瞬间。
叶脉签名照:趁着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春季,孩子们尝试用自然调色盘创作专属签名。粉红的桃花、紫叶李花拼出稚嫩的横竖和俏皮的弧线。“我的名字要粉红色的花边!”着盛装和最好的朋友在草地上举着签名合影。一张张由花瓣、树叶、自然物组成的名字被装饰出来,成为毕业照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柳冠编织记:“大家看,这样一根压着一根,就像在给‘小脑袋’穿漂亮的衣服。”小朋友们有样学样,不一会儿,一个个带着自然气息的柳条草帽在小朋友们手中成型。大家戴着自己编织的草帽,在公园里开心地跑来跑去,有孩子把花环轻轻放在老师头上:“春天也要住在老师的头发里呀!”
篇章三:社区劳动,种植园里探秘春天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春天,感受生命的成长过程,大(4)班与大(5)班的萌娃摇身变成勇敢的小探险家,满怀期待与好奇,向着劳动种植基地进发,开启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实践活动,抵达种植基地后,孩子们有序地分组走进菜地,随即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有的小组专注于“油菜花写生”,用画笔描绘出油菜花的明艳姿态;有的小组参与“种植蔬菜”,和老师一起拿起小锄头、小铲子,小心翼翼地翻土、播种,仔细观察每一颗种子,满心期待它们在春天里生根发芽;还有的小组开启“探秘春天”之旅,在探索中感受自然的奥秘。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亲身体验中观察和获取知识经验。此次“生态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锻炼了身体、开阔了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周边资源,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自然的怀抱里汲取无尽的知识与力量。
撰写:李苏宁
负责:阮士园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