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园本研修>>菜单培训>>正文

“问题群”二:由表征到思维——探寻幼儿深度学习的有力支点系列教研(一)
发布者:张权   发布时间:2025/10/15 12:13:47   浏览次数: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一核心观点深刻揭示了幼儿学习的本质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和操作,主动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强调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将其视为影响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审视当下幼儿园教育中,表征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表征表面化教师多关注表征的结果基于此,秣陵中心幼儿园于2025年109日拉开了表征思维’——探寻幼儿深度学习的有力支点系列教研的序幕旨在破解实践难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4f7aa57be13bb4f4b58438ed1aa997a0.png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从 做回顾 开启,教师们共同回顾上学期关于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解和认识,唤醒过往理论储备与实践记忆,为本次聚焦儿童表征深度学习的深度研讨搭建基础认知框架。

紧接着进入说认识环节,教师们轮流分享自己对儿童表征的理解,有的教师认为儿童表征是幼儿用独特方式表达内心想法的载体,有的则强调其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直观体现,通过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初步展现教师群体对 儿童表征 的多元认知视角。

2

随后的说困惑环节,教师们敞开心扉,轮流诉说在儿童表征深度学习 理解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有的教师困惑于如何准确解读幼儿表征背后隐藏的深层思维,难以判断其是否与深度学习目标相符;有的则在实践中不知如何通过引导幼儿表征来推动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还有教师困惑于如何评估幼儿通过表征实现的深度学习效果。

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各类困惑,教研活动进入找问题环节。教研沈老师引导全体教师对分享的困惑进行梳理与总结,提炼出 难以精准解读表征背后的思维逻辑”“表征引导与深度学习衔接方法缺失”“深度学习效果评估与表征结合难 等共性问题,让后续的学习与研讨更具针对性。

3

在明确共性问题后,共学习 环节随即展开。教师们集体梳理 儿童表征”“深度学习 的核心概念,深入剖析 儿童表征 是幼儿思维外显的关键形式、深度学习 是幼儿高阶思维发展重要途径的本质,进一步理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 —— 高质量的儿童表征能为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撑,而深度学习的推进又能丰富儿童表征的内容与层次,帮助教师构建系统的理论认知体系。

4

在共读一书环节,教师们围绕《支持自主游戏中的图式探索》展开阅读,由一位教师领读第一章节内容。大家在书中探寻 儿童表征深度学习 在自主游戏中的体现与关联,从理论层面汲取养分,为后续结合实践梳理策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教师们对二者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认知,而是有了更专业的理论依据。

5

最后进入梳策略环节,教师们结合此前的理论学习、困惑分享与问题梳理,围绕儿童表征深度学习展开深入研讨。针对难以精准解读表征背后的思维逻辑的问题,大家提出多维度观察 + 针对性提问的策略,通过观察幼儿表征过程中的行为、语言,引导幼儿在持续表征中深化思考,推动深度学习。

通过教研,帮助教师理解表征”“深度学习的核心内涵及二者关系(表征是思维的外显,深度学习是表征的深化);进一步理解幼儿表征的特点(如符号性、情境性、个体差异性)及深度学习的判断标准(如主动探究、问题解决、经验迁移);能识别幼儿表征中的思维线索(如通过符号、语言、动作分析幼儿的认知水平、问题解决策略)帮助教师树立以幼儿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幼儿的表征表达,增强研究意识,能主动反思自身教育行为,形成观察-解读-支持的实践循环。这将为后续教师更好地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教研活动尾声,沈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们的积极参与与深度思考,并鼓励大家将梳理出的策略与所学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在下一次教研活动中分享实践成果与感悟,形成学习-实践-分享-提升的良性循环。

撰写:戴月

负责:沈红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