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论文、案例>>教师论文>>正文

也谈“一课三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发布者:无   发布时间:2007/11/20 13:59:46   浏览次数:925

也谈“一课三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秣陵中心园 周庆华)

秣陵中心园现有班级数11个,3个小班,4个中班,4个大班。教师26人,40周岁以上6人,35周岁以上11人, 20周岁以上9人。35周岁以上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们成为幼儿园的骨干,主要承担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她们坚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青年教师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为幼儿园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一课三研”活动是我园教研组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不同教师在平行班中进行多次实践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进步和成长。

一、酝酿阶段

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活动方案→说课→第一次研讨反思

二研:修改活动方案→再次研讨反思

三研:骨干教师(参加过区中心教研组)再次修改活动方案→第三次研讨反思→形成较合理的活动方案。

这一阶段由教研组确立方案名称,每学期研讨两个科目,让平行班教师同备一个课题,重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联系,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合作意识。在研讨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多问几个“为什么”,探讨问题背后隐含的教育理念。在研讨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互相启发,互相合作,使模糊的观念变得清晰,不断修正教育观念与行为。

二、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运用操作模式:

一研:第一位教师上实践课→研讨反思

二研:第二位教师上实践课→研讨反思→弥补第一位执教者的不足

三研:第三位教师上实践课→研讨反思→弥补第一、二位执教者不足→形成成熟的方案

在成熟阶段,我们把重点放在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上。在研讨中,我们主要分析不同活动方案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及背后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等等,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总结,提升课堂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数学活动《给娃娃排队》,第一位教师把大、小与高、矮的概念教给幼儿概念不清的印象,第二位教师在排列的顺序上有一些偏差,第三位教师在实践课上就将前两位的不足弥补上了,通过手势语比高矮,通过看标志排列顺序,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经验辐射阶段

一研:选材→理论学习→提出问题→示范实践→研讨、对话、反思

二研:青年教师设计活动方案→说课→修改→实践操作→研讨反思

三研:青年教师修改活动方案→再实践操作→再研讨反思→形成较合理的活动方案

我园的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好学向上,工作热情高,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比较快,她们是我园的新鲜血液,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们适时地加快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这一阶段先要确立师徒结对关系,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与同一徒弟结对,第一环节确立活动主题,师徒在一起共同学习理论,分析教材,在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前提出问题,如“活动中师幼如何互动?”“如何体现幼儿主体性”等等,让青年教师带着问题去观察、去体会,再在课后与青年教师谈话,提出自己的疑惑与见解,通过研讨、反思,帮助青年教师领悟活动中蕴涵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自己班级幼儿实际状况,重新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案,通过反思实践和共同研讨,逐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从而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

通过开展“一课三研”活动,我园的教研活动质量明显提升,有这样几点感悟:

1、架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师为了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育特点,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能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教材,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做到明确、具体。也凭借集体的力量,不断学习新理念、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激发了教师研究科研的兴趣,萌发研究的动机,尝试到研究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乐趣。

4、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教研氛围。教师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集体,“一课三研”创造了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增进教师间的沟通,使大家在活动中知己知彼,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研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从而形成我园严谨、求实、创新、热忱的园风。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园)教师教育科研读本》

2、许卓娅:教育研究者角色观念与行为模式

(* 此论文获2007年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