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与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与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用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观察能力已然成为新时代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为增强教师班本课程实施中的观察与指导能力,促进教师撰写观察记录及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提升,2022年10月18日,阮老师带领村办点的老师们开展了关于“聚焦观察,共研成长”青蓝结对活动。
提升意识,走进观察
本次活动一共分为三个篇章,首先阮老师对本次活动主题及流程做了开场介绍,之后带领老师们梳理了观察记录的概念和核心价值以及观察记录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策略,为接下来老师们的分享做了前期铺垫。
分享交流,经验提升
活动的第二个篇章是建东和周里村办点共5位教师带来的观察记录分享,分别是谷老师、王老师、范老师、王老师、张老师,观察记录的分享囊括小中大班年龄段的幼儿。
来自建东中班的两位老师,谷老师撰写的《平菇,我来啦》,带孩子参观平菇种植大棚,比较自己种的平菇与大棚平菇的区别。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种植平菇,并且请了专业的种植人员进行学习,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王老师撰写的《鸭是鸭,鹅是鹅》,基于幼儿问题为导向,带领幼儿通过资源检索、实地考察能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鸭和鹅的区别。
来自周里幼儿园的三位老师,范老师撰写的《树林里的彩虹园》,详细介绍了带领幼儿选种、种植、管理萝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基于幼儿的兴趣逐步推进活动。王老师撰写的《摘柿子》,通过带领幼儿寻找工具、分工合作采摘柿子并制作柿饼等一系列活动,关注幼儿活动的主体意识,遇到问题尝试让幼儿寻找答案去解决。张老师撰写的《我爱幼儿园》,记录了小班幼儿的变化,从刚上幼儿园——幼儿园真好玩——幼儿园里朋友多——园里园外,收集了很多孩子刚入园的情绪反应及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变化。
五位老师的观察记录分享过后,阮老师组织了交流研讨环节,针对每位教师的分享给与了点评和指导,解决教师们观察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鼓励其他教师共同参与交流,提升经验。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观察、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拥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所以在撰写观察记录时,我们要把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侧重的去了解孩子的发展,分析孩子的行为,从而为下一次的游戏组织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撰写:张琴
负责:阮士园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