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论文、案例>>案例分析>>正文

浅析大班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发布者:徐爱静   发布时间:2017/3/22 13:52:36   浏览次数:3277

浅析大班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摘要孩子的说谎是把现实和想象混在一起编出话来,是想象与现实混淆,记忆不清而说出与现实不符的话。说谎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之一。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必须及早察觉幼儿的说谎行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这种行为问题,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本文对此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说谎的概念界定,以及说谎的表现、原因及采取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 说谎行为 成因 策略

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来看,说谎属于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问题行为,反映了幼儿在人际交往中互动与反馈的信息。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5-6岁幼儿正好处在思维和智力从无意性、不稳定性向有意性、稳定性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也开始萌芽,此时幼儿心理所发生的质变主要体现在认知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开始发展。

一、撒谎行为的分类

(一)有意撒谎行为

有意说谎是指说谎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编织谎言,并做出相应的行为。有时,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会有意说谎。这类说谎与品行有关,虽不能说是品行坏,但多少反映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无意撒谎行为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特点来看,3岁幼儿已有说谎的经验,5-6岁幼儿开始出现策略性说谎,但这一时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基本上都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属于无意说谎,常表现为满足愿望的心理、理解性心理错觉和自信心的萌动等

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在吃早餐时,畅畅不小心把汤打翻了,没有自己承认。老师看见后,问是谁干的。她沉默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不是自己干的。

分析与思考:畅畅的此类撒谎行为,属于无意撒谎行为,是由于害怕老师责罚,才产生的撒谎行为。此类行为由于幼儿内心深处潜藏的恐惧心理,才导致产生的。如果这种行为长此以往下去,容易让幼儿尝到“甜头”,形成一种习惯,相应的也会扩散到幼儿的社会行为中。

(二)案例二

在老师和幼儿一起完成拧花环活动时,君君把花环拧好了,放在了老师的旁边,但是老师没有发现。这时,冯昕然跑过来,拿着君君做好的花环,对着老师摇了摇,说是自己做的。然后老师表扬了她。

分析与思考:很显然,冯昕然的行为是有意撒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于虚荣心才导致的。虚荣心是一种想要获得他人注意、赞赏、羡慕的动机和情感,这既是一种情感需要,也是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归属的需要。但受虚荣心支配的幼儿不能独立地估计自己的行动实质,仅对他人注意的外在效度感兴趣,为了博得他人的赞赏、夸奖以及取悦他人,在实力难以达到的情况下,便出现了有意说谎。

(三)案例三

在下午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突然发现地上有洒落的牛奶,便询问幼儿是谁干的。因为上午玩玩具时,张延博抢了毛毛的玩具,所以毛毛便告诉老师是张延博干的。但是最后老师发现,并不是张延博洒的牛奶。

分析与思考:毛毛的撒谎行为属于有意撒谎,她是出于上午事件的报复心理,才导致的此类行为。这种撒谎行为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5~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十分不稳定,由于周围环境或家庭教育的影响,极有可能让幼儿习惯撒谎。

(四)案例四

老师讲课时,提出只要认真回答问题,就会发小贴纸给大家。下课时,老师发贴纸给上课认真回答的幼儿,希希跑过来告诉老师,“老师,我刚才也认真听课了,我还指出来你说的那个东西呢。”老师也把贴纸给了她。但是课上希希并没有认真听课,还欺负其他小朋友。

分析与思考:希希的此类行为是因为想要贴纸,才产生的撒谎行为。幼儿在希望得到奖励或是希望不劳而获时,常常会像希希一样撒谎,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控制或制止,就会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也通过撒谎的方式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不良的影响。

三、幼儿撒谎行为的原因

(一)逃脱惩罚的恐惧心理

5--6岁幼儿已有了“自我防御”的意识,当他们因做错事而将要受到惩罚时,他们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当成人对幼儿的要求和规范日益严格,为幼儿的行为设定了各种限制时,使幼儿害怕成人的批评与纠正,但又不得不迎合成人对他们的期盼,从而导致有意说谎。由于恐惧心理作祟,幼儿有意说谎的外显表现相对较少,而更多的是隐蔽说谎,即幼儿内心深处潜藏着有意说谎的动机。

(二)取悦他人的虚荣心理

幼儿往往会对事实加以粉饰、扭曲、掩饰或夸大,要么把他人的“成功”归于自己的功劳,要么将自己的“失败”推诿给他人。通常,在道德两难的情境下,当幼儿面临选择说谎还是说真话的道德行为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趋向于选择说真话,但5岁的幼儿则更倾向于折中的选择。如刚满5岁的贝贝,对于妈妈提出的两难问题“想妈妈还是想爸爸”,他回答“都想”,妈妈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这样的信息反馈在幼儿内心形成了一种说话要讨好别人的“谎言”定势,谎言给对方带来的愉快体验强化了幼儿有意说谎的动机和行为。

(三)意义障碍期的反抗心理

意义障碍是幼儿表现出的品德心理阻抗现象,它阻碍了幼儿对品德要求的完全接受和正确理解,从而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求产生消极的反抗心理。5岁幼儿正处在这样一个意义障碍期,有意说谎成为反抗心理的表现之一,严重者还伴有报复行为发生。如在幼儿园中,幼儿之间为了争抢玩具会发生矛盾,并会产生诸如嫉妒、不满甚至仇恨心理。特别是那些在争抢过程中处境不利的幼儿,较容易为了报复他人而有意说谎。

(四)惰性心理

幼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自己的愿望,却不愿付出劳动和努力,因此有意夸大、歪曲或编造事实以躲避责任或获取利益。对于想“不劳而获”的幼儿来说,有意说谎似乎是一种最轻松、便捷的“手段”。5岁幼儿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赏识,当这些需要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实现时,他们就可能选择有意说谎这种方式实现目的,以便在惰性与自尊之间寻找一种“融合”,即既想实现愿望,又不想通过努力来获得。

四、幼儿撒谎行为的淡化或纠正策略

(一)重视“第一次说谎”,防微杜渐

抓住幼儿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幼儿说谎的实质是幼儿出于恐惧心理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的措施。幼儿第一次说谎时内心其实很矛盾,想认错但又害怕失去信任,缺乏认错的勇气。此时,成人应消除幼儿说谎的心理刺激动因,抓住幼儿第一次说谎时的矛盾心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矫正幼儿的有意说谎行为,成人首先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其犯错,并通过一些动作向幼儿传递“爱”的信息与暗示,以缓解幼儿的情绪和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家长树立榜样

幼儿的许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由模仿他人的言行而习得的,观察他人作出行为选择时所获得的关于榜样的行为、行为情境以及行为结果的知识,能使幼儿获得替代性强化,影响其自身的行为选择。家长、教师首先要做到诚实、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幼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其说谎动机,用其能理解的语言耐心解释说谎的危害性。

(三)信任幼儿,防止说谎

家长首先要信任幼儿,并向其说明“做错事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改正”,让幼儿感到改正了说谎的缺点依然能得到成人的信任。另一方面,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大胆说真话的气氛和环境。

(四)引导良好社交,强化诚实行为

幼儿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同伴,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出现更多的分享,友好的说话,会促进幼儿的社交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家长要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诚实守信的幼儿,成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给其他幼儿以正向影响。

作为成人,尤其是教师,更应当认识到,上述情况中不论是哪一种,其说谎的实质都是幼儿在心理支配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措施,其错误和责任应更多地归咎于成人而不是幼儿。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处理这类错误的要领在于首先要反省自己给幼儿心理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只严厉地指责孩子。有些幼儿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幼儿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幼儿说谎的直接原因。教师对幼儿说的话不兑现,也往往被幼儿视为骗人。父母和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起码为他们的说谎壮了胆。所以平时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注意:说到就要做到!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与责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他们的身上能够看见自己的影子!

幼儿说谎,形形色色,原因种种,性质也各不相同。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具备分析和评判幼儿说谎现象的能力。除上面谈及的有关分析评判能力外,对于幼儿是否在说谎,首先要认真分析当时的背景,如幼儿年龄、一贯表现、能力水平、说话动机等。其次要分析幼儿谈吐表情、话语内容与实际是否相互矛盾等。只有判断准确,才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当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平常之心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他们毕竟是年幼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与生俱来的天真,稚拙与顽皮。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力,老师应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触动孩子的内心体验的教育,最有效的要让他们通过思考,去看清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

【参考文献】

[1]周长秋.如何看待幼儿的说谎现象[J].幼儿教育,2001(6):15-16.

[2]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0.

[3]庞丽娟.婴儿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