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娃娃家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区域,当足够丰富、多元的自然材料来到娃娃家,孩子们以枯草为食,落叶成料,残花为缀……在这样一个宽阔的“家”里,孩子们会模仿扮演各种角色,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创造性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基于前一次教师提出的户外娃娃家游戏的有效创设与指导内容,2023年11月23日下午,秣陵中心幼儿园小班组教师们以“自然材料在小班户外娃娃家游戏中有效运用的策略探究”为主题展开教研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持人蔡老师以PPT的形式呈现我们本次活动的流程以及研讨的目的,紧接着老师们围绕“自然物在娃娃家游戏中投放和使用的问题及困惑”展开了激烈的分组研讨,第一组姚老师代表发言表示自然物在投放过程中受季节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自然物材料在使用中容易受损或被破坏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第二组郝老师提出虽然教师在户外娃娃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材料,单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也比较匮乏,玩法比较单一。
随着两组教师问题的提出,将我们接下来的研讨推向高潮,蔡老师利用了一些成功的游戏案例和相关的优秀论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物在娃娃家游戏中的巧妙运用,通过观摩学习教师们了解到在投放自然物前要进行筛选和加工,确保材料使用的安全性,投放时还需要注重循序渐进;另外创设与小班年龄相适应的游戏主题,能够丰富幼儿游戏的情境,不断开拓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游戏案例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里需要某个物品而无法获取时幼儿能够通过以“物”代“物”的形式自主利用身边的自然物这一情节让在场的老师们深有感触,小一班陆老师在观察他们班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就发现一名幼儿把地上的落叶当成一条条小鱼,然后自主创设了鱼池里的小鱼游来游去的游戏,让其倍感惊喜。小班幼儿要达到这样的游戏水平需要幼儿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有充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在一日生活中要注重贴近幼儿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随后,两组教师将各自班级娃娃家投放的自然物进行了梳理,大家对这些自然物并不陌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树枝、树叶、石头、沙子、泥土等等。通过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以及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大家对各种自然物的玩法与运用打破之前的刻板印象,老师们深受孩子的感染,想法也变得天马行空。最后,阮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提出在户外娃娃家游戏创设与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三点,首先要以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为基础,循序渐进的投放自然材料。其次在户外娃娃家游戏中基于幼儿兴趣点不断丰富游戏中的主题和内容,不断提升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最后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户外娃娃家游戏过程中的角色介入引导和游戏结束后的经验分享。
每一次的研讨都是思维之间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会有新的收获。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今后娃娃家游戏更好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物让娃娃家游戏越来越丰富有趣,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和体验,在不断的发现和创造中收获喜悦,让游戏点亮孩子们的童年。
撰写:王丹
负责:沈红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