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解读童心的重要方式,也是助推幼儿游戏、学习能力的“催化剂”。为有效支持并推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扎实推进课程游戏化,掌握观察的方法,撰写游戏观察记录,让每一位教师回归“观察、反思、实践”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我园12月20日下午开展了青蓝结对观察记录分享、研讨活动。
活动开始,四位教师们现场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记录,运用视频、照片等方法再现了幼儿的游戏现场,分析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提供相应的策略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沈奇奇老师分享了大班幼儿建构区“百变迷宫”的幼儿合作性游戏;孩子们在建构区的过程中探索合作的乐趣,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共同搭建的主题,也有简单的合作、分工。在这次的构建过程中,孩子们的目的性、专注力、计划性较好,遇到问题能够积极动脑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收拿材料过程中也能够根据规则,放在相应的盒子里;胡艾清老师则分享了中班“创作小天地”手工制作,游戏中孩子能够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进行美工作品创作,并运用绘画、剪纸、粘贴基本技能使得作品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与孩子一起讨论,在进行美工作品创作时,除了可以用不同的彩纸粘贴还可用什么材料进行创作,例如:毛球、玉米粒、超强粘土等等,增加作品的立体感,使得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每位教师的观察记录都写得很全面、详实、客观真实的描述幼儿行为。
聆听了大家的分享,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研讨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的碰撞引发了大家对幼儿自主性游戏观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深刻领悟了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讨论时,老师们都能提出自己的疑惑,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们对捕捉到的有价值意义的现象进行研讨和交流进行梳理,达成共识。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对撰写连续观察记录的目的、如何进行观察记录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当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基于观察开展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透过观察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最终达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撰写:高越
负责:沈红
校对: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