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过渡环节”的诊断与研讨——秣陵中心园“问题群”三共同体系列教研(二)
发布者:学校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5/8 15:56:22 浏览次数:505
一日生活皆课程,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生活课程也在不断丰富和调整。但是,在一日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们对过渡环节仍心有疑虑,为此,我们于2024年4月30日,组织教师开展“班级过渡环节”的诊断与研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把握过渡环节,采用形式多样巧妙过渡:游戏渗透,增加过渡乐趣;音乐唤起,减少隐性浪费;融合多样,增加过渡弹性。从而使幼儿的一日活动更加紧凑、弹性。教研活动开展前期,老师们通过再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纲领性文件,进一步领会一日活动的组织要领。沈园长还在群里分享了关于“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优化策略”“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问题与策略研究”等相关文章和书籍,为老师们提供理论支撑,使教师在研讨中有更多思考。活动当天,小组成员观摩了大二班点心环节现场,孩子们自主活动,有的在点心区进餐,有的在自然角观察动植物,有的在阅读区安静看书,有的在益智区进行拼搭游戏等。整个环节中孩子们较为自主和自立。观摩的老师们从班级点心区的环境创设、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的自我服务、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现场观摩结束后,小组成员分成两组进行讨论,教师从点心环境、用餐时间、幼儿自主、师幼讨论等方面进行诊断与研讨。通过小组讨论,大家肯定了该班级过渡环节教师的有序组织和幼儿的自主性,同时大家也针对现场提出了一些切实存在的问题,如进餐时幼儿的劳动意识不强,自主活动时某一区域的人数过多导致空间和材料不足等。针对问题,小组成员纷纷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予相应的策略支持。沈园长对各位老师的分享表示了肯定,并对大家提出的新问题进行了指引解答,分享了相关优秀经验。她提出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的适宜性是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基本保障,其次教师的观察指导的有效性是优化过渡环节的有力支持,除此之外,活动内容的设置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参与决策的活动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自主活动的需求。一日生活皆课程,在“尊重幼儿,以幼儿为本”的基础上,将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发挥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进一步践行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适宜的活动开展、有效的策略支持,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交往”,从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成为生活的小主人。秣陵中心幼儿园
撰写/ 高越
负责 / 沈红
校对 / 张权
审核/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