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支持性环境创设”诊断与研讨 ——秣陵中心园“问题群”二共同体系列教研(二)
发布者:学校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5/8 16:43:51 浏览次数:566
韶光向暖,春光正盛,好景君须记,正是教研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规模与班额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并灵活调整室内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各类设施设备安全、环保,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方便幼儿使用和取放,满足幼儿逐步增长的独立活动需要。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以低结构材料为主,能够保证多名幼儿同时游戏的需要。”通过第一次的研讨活动,老师们对于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环境创设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基于理解调整了班级的环境创设。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问题群二的成员们在沈园长的带领下分别走进了周里小一班和中心园小四班进行“班级支持性环境创设”的诊断与研讨。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花开好时节,迷蒙细雨也阻挡不了老师们教研的脚步。在4月17日上午和4月18日下午,老师们分别来到周里小一班和中心园小四班开展诊断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前一周沈园长在群里发放了《秣陵中心幼儿园班级环境评估量表(试用版)》,指导教师熟悉量表内容和使用方法。当天教研活动开始前,沈园长再次跟大家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分发《秣陵中心幼儿园班级环境评估量表(试用版)》并详细讲解评估量表的使用方法。随后,老师们进入到班级活动现场,根据评估量表进行观察、诊断与分析。

现场观察结束后,老师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诊断结果进行小组研讨,大家从整体感受以及安全、卫生、空间、设施、色彩光线、墙面环境、材料、作品展示等各个方面,比对指标进行阐述。能够发现,班级环境都较干净整洁,给幼儿营造了安全、舒适的氛围。室内观察无死角,能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且适时的进行介入,每个区域都放置适宜的墙面供幼儿互动等。当然还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老师们通过交流研讨梳理了共性问题,并共同商讨解决策略。如在色彩光线方面没有考虑添置一些特殊光源增加吸引力,沈园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以考虑在娃娃家、图书区添置台灯等光源,在阴雨天时弥补光线不足的缺陷,营造游戏的氛围。针对自然材料不足的情况,可以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和孩子一起收集相关材料,满足幼儿游戏、学习的需要。考虑添加一些自然材料或收集奶粉罐、纸杯等丰富多彩材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得到发展。

最后,大家将研讨出的策略进行梳理,在了解别人不足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班级进行思考,很多共性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这些策略对于自己班级的环境优化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聚焦班级现场的教研活动令每一位教师都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也在“对标找差”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自我。一次次的教研促使老师们在启发、思考与行动中不断地前行。
撰写 / 董雨欣
负责 /沈红
校对/张权
审核 / 周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