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见真知,指南促成长——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的设计
发布者:学校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5/22 13:54:11 浏览次数:110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为了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计划和实施社会领域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和品德修养,2024年5月15日中午高老师针对教师普遍存在的“社会活动有效开展”的困惑,开展了题为“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设计”的专题培训活动。首先,高老师带领大家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回顾《指南》目标。她指出,素材选择策略需要突出价值筛选,关注有益有效,彰显适宜适度。其次,高老师就“社会教育的内容”即社会规则、人际交往、民俗文化、自我意识四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在分享中我们知道社会活动有着综合性、渗透性、正面教育、生活性、实践性、一致性和一贯性等原则。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幼儿自己学习的过程。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实践才能内化成幼儿自身的信念、光靠老师讲、家长讲是不能达到的。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的活动和一日生活提出要求,并遵从以上原则进行合理教学。最后,高老师提出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尊重幼儿的行为和经验。顺藤摸瓜,尽量让幼儿通过操作探索自己发表意见再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融合自己的共识,得出正确的经验概念,让幼儿自己带着自己向前、往深发展。教师从在前面拉的人变成了在后面推的人。今天的培训内容是老师们迫切需要的,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一定会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专业的支持,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愉快、健康成长。